北大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传承青春事业

 北大校长在XX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

 讲话:传承青春的事业

 传承青春的事业——北大校长在 XX年研究生毕业典礼

 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业, 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途。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特殊时 刻,我首先代表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 祝贺!向辛勤哺育你们的父母、培养你们的导师,以及所有 陪伴你们成长成才的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 感谊!就在昨天,也是在这里,我们送走了 3000多名本科毕 业生。如果说本科生的校园生活更加浪漫、更加年少轻狂, 那么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你们,已经在青春的个性张扬 之中,添了几分成熟与睿智。你们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学位, 这除了证明你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之外, 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年是五四运动 95周年。看看那些1XX年前的五四先 贤,李大钊生于1889年,许德所生于1890年,傅斯年、高 君宇生于1896年,罗家伦生于1897年……正是1XX年前这 些“80后”、“90后”的北大先贤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 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 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 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青春乐章。青春,永远和梦想相连。就像我们前不久发布的微电影 《星空日记》中说的那样,对于北大人来说,梦想才是最真 的现实。北大就像一把梯子,总能让我们越过生活的栅栏, 看到有些比现实更远的东西。95年过去了,沙滩红楼虽历尽 沧桑,却从未褪去本真的颜色与理想的光彩 ;而今天,在美丽的燕园里,红楼传下的薪火生生不息,它照亮了你们的青 春,淬炼了你们的意志,用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将你们和五四 先贤们这两代世纪之交的“ 80后”、“90后”精神相通、气 魄相连。北大的精神就是青春的精神, 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此 之精神,即生死肉骨、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气魄,即慷 慨悲壮、拔山盖世之气魄。”今日的北大,在践行博雅教育 理念,追求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同时,也传 承了京师大学堂的国学传统和五四时期所诞生的新文化精 神。两代青年人的青春虽相去白年,但我相信,你们会同他 们一样,以自己的方式承载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 苦确立的理想与信念,并将其付诸实践。同学们,再过一会儿,在师长为你们拨穗的那个瞬间, 你们是否会想起在实验室里多少个通宵达旦的艰辛,想起图 书馆里多少个昼夜兼程的苦读,想起一幕幕青春懵懂的故事,想起一个个曾经一起 k歌、一起刷夜、一起欢笑、一起哭过 的小伙伴们。青春难忘,在北大度过的日子从此将成为永生 的记忆。作为你们的师长,我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 够铭记两代北大人之间的精神传承,不忘北大给予你们的这 笔最大的财富。依依惜另U,言犹未尽。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在北大度 过了自己最珍贵的博士研究生时光。此时此刻,我非常了解 各位同学心中的不舍,也仿佛看见了 20多年前的自己。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起步不久, 谁也没有想到,20多年后的中国会有如此巨大的发展,我们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如 此之近,谁也想不到我们所深爱的北大会有今天的成就。正 如今年校庆xx总书记来校的五四讲话中所指出的: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 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如何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想把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盛 世危言》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无体何以立,无用何以行, 无经何安常,无权何以应变 ?”这里的“体”,是指根本,是 学理;“用”,说的是应用;“经”,是指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 道理;“权”,是特定时期的策略与方法。这也正如蔡元培先 生所说的“学为学理,学为基本;术为应用,术为枝叶” c那么,我们要进一步追问:如何把握“体”、“用”、“经”、“权” ? 如何在离开校园之后,继续做敢为天下先的北大人 ?如何始终保持北大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乂如何不忘、不负北大前 辈先贤给你们的精神传承?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一是精研学理,传承对学术的敬畏之心。蔡元培校长曾 说:“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脚,一一而且要光 荣的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这竞争剧烈的 二十世纪,更要倚靠学术。所以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 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知识蒙睐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 ”“以后要想雪去被人轻视的耻辱,恢复我们固有的光荣 ;只

 有从学术方面努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知识,更进一步对世界 为一种新的贡献,这些都是不能不首先瞩望于一般青年学生 的。” 1XX年前的“80后”、“90后”,他们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科学与玄学之争,或精研西方先进科学,或介绍各种主义, 或守望中华固有之学说,表现了神圣的学术敬畏和如饥似渴 的科学热忱,为中国的现代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各位同学,你们同样生长在伟大的变革时代,见证了计 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见证了科技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和生活方式,一一技术变革之于你们,正如受到新文化冲击 的“他们”,变革的大时代与青春相得益彰。科技发展的真 正目的,在于为人类发展提供更为平等的空间和更为广阔的平台,也为大家创造了终身学习的便利条件。你们在北大所 受到的学术训练,正是为日后终身学习储备科学的学习方法 和缜密的思维能力。用一种研究式的心态去生活,这是现代 社会对每一个青年人的要求,更是母校对你们的期许。知识 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成才的重要基础, 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前提。同学们,用在 北大所学到的研究能力,继续你们的研究之路吧 !日后不仅要研究某个领域的精深学问,更要研究和实践社会人生的大 学问,让生活和阅历淬炼你们的判断力,希望母校带给你们 的这份财富能使你们受益终身。二是笃实力行,传承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就在去年 10

 月,侯仁之先生与世长辞。在缅怀大师的同时,我不禁想到 先生1944年写给大学毕业班的一段寄语: “人生的究竟,并不尽在衣食起居,而一个身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尤不应以个 人的丰衣美食为满足。他应该抓住一件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 这件工作就是他的事业,就是他生活的重心。为这件工作, 他可以忍饥,可以耐寒,可以吃苦,可以受折磨 ;而忍饥耐寒吃苦和受折磨的结果,却愈发使他觉得自己工作之可贵, 可爱,可以寄托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献身’ ,这就是中国读书人所最重视的坚忍不拔的’士节’ 。一个青年能在三十 岁以前抓住了他值得献身的事业,努力培养他的士节,这是 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国家和社会都要因此而蒙受他的利益。

 即将离开学校的同学们,我祝愿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这 样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这不是一句空话,找到值 得你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为之奉献终身,这是人生之大幸。侯 仁之先生1940年于燕京大学毕业,1952年执教北大直至去 年逝世,先生一生的事业开启于战乱之时,先生因参与抗日 活动被逮捕后,曾考虑过到成都避难,他的导师洪业教授告 诉他:“如果不走,即使再次被捕,燕京人也会知道侯仁之 是为什么而判刑的,拿起笔,做学问。”正是这句“拿起笔, 做学问”,开启了先生的研究事业。几十年来,侯仁之先生 以历史地理学为安身立命之所在,孜孜不倦,坚毅卓绝,在 北京旧城改造、沙区治理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大的贡献,成就 了一番大的事业。同学们,毕业初入社会,你们也许会觉得生活压力很大, 也许抱怨工作的琐碎,试着找准生活的重心,把你们眼前每 一份小的工作都当作一份事业来完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工作的内容不会妨碍你们为社会 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我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找到值得你 们奉献的事业,事业与生活相融合,才是读书人真正的快乐。三是建功立业,传承世代北大人的精魂气魄。你们和95 年前的北大人固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然而,我相信,你们 的气质是相通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社 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发扬五四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 道路上不断奋斗,要努力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 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社会实践,要明辨是非, 慎于决断,扎实干事,踏实做人。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两个月前,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两个月前,xx总书记在与北大

 北大精神和近代中国人民上下求索的理想信念是一致 的,同样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愿景,同样经过时间洗礼而 历久弥新。我们昔日的校长胡适先生曾说过,要继承五四精 神,“其一,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其二,须使个人担干系, 负责任”。一个人,既然是独立自主、拥有自由意志的,他 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就请同学们担当起属于 北大人的责任吧。从今天起,你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将逐渐淡 出大学这座象牙塔,有的要开始过北漂生活,有的准备成家 立业,有的要继续深造,有的要奔赴基层边陲。从今天起, 你们将走出这片园子,开始新的征程,但无论在哪里,无论 处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请记住师长们对你们的嘱托,从现在 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 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切切地 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 之深。”同学们,请在开拓人生和奉献社会之中努力抒写属 于你们自己的青春豪迈!北大留给大家的,是这里的生活砥 砺出的真正智慧,这份睿智将陪伴你们,在脚踏实地间实现 诸位入校时“指点三山五岳”的壮志豪情,这才是北大人敢为天下先的大气魄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听了几位同学和师长精彩的发言, 被他们凝炼人生的深刻体悟所打动。 很奇怪,他们讲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张张图片,而最打动我的是吴军桥 教授在雪地里留下的一串孤独的脚印,我想也许正是这串留 给大家深刻印象的脚印,会在将来某个时刻鼓励你们共同前 行。现在,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 感谢他们的精彩讲述!同学们,你们即将从北大走向更大的舞台,从未名湖启 程远航。从今往后,维系我们的,将不再是课堂与宿舍,聆 听与辩论,而是共同的记忆和永恒的精神。从踏出校园的那个瞬间开始,母校对你们的祝福也将伴 你们从燕园走出,走向海角天涯。当你们迷茫或劳累的时候, 请回到母校,到未名湖畔散一散步,享受湖光塔影的宁静与 恬适;请回到图书馆读一会儿书,让自己回归理性与安宁 ;或者可以回到体育场上,重新激起拼搏与奋进的力虽。请大家 记住,母校就是你们的家园,她始终与你们同在。母校永远 祝福你们!谢谢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