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及农村教育质量关系的研究

摘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工业经济结构的转换将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本文在对十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教育成才率 内生化并建立模型,找出提高教育成才率 的几种途径。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膨胀率,农村教育投入比重,城乡人口增 长率缺口,城市实际财富增长率对教育成才率均有显著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教育成才率  农村人口膨胀率  城乡人口增长率缺口  城市实际财富增长率

一、问题的背景及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并将其明确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任务。这表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工业经济结构的转换将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这一理论把国民经济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特征是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力和收入较高;
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其特征是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低。一国经济中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状态被称为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现代工业经济的历史进程中逐渐产生、扩大并最终消失的经济现象。农业从业人员和乡村人口的比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趋于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西方发达国家的乡村人口比重一般不超过10%,乡村人口和产出比重的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遵循这一普遍规律。1978年-2002年间,我国乡村人口比重由82%下降到61%。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1982年-2000年间,我国从乡村迁移至城镇的人口为20675万人,其中劳动力10960万人。九五期间,完成乡村向城镇迁移人口1亿人。因此,我们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这个群体的综合素质水平则主要由农村的教育状况决定。广大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资,子女受教育后能否成材,能否适应城市里激烈的竞争?如果我们将能进入城市并成功立足作是教育成功的标准,那么这种教育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它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在此,我们在十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基础上建立模型,并通过模型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数据分析处理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1990~1999这十年里,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向城市大量流动,在后期显著减少,具体表现为由1990年的84138万增到1995年的85947万人,又减少到1999年的82038万,而农村户数却不断增加。同时,农村的产出在不断增加,农村GDP从1990年的7382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11365亿元,到1999年达到14212亿元。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农村人口(万人)

84138

84620

84996

85344

85681

85947

85085

84177

83153

82038

城市人口(万人)

30195

31203

32175

33173

34169

35174

37304

39449

41608

43748

农村户数(万户)

89590.3

90525.1

91154.4

91333.5

91526.2

91674.6

91941

91524.7

91960.1

92216.3

农村人口增长率

--

0.00571

0.004335

0.004013

0.00394

0.00309

-0.0100

-0.0107

-0.0122

-0.0134

城市人口增长率

--

0.03283

0.030675

0.0305

0.02958

0.02898

0.05879

0.05590

0.05328

0.05015

农村户数增长率

--

0.01037

0.006925

0.0019

0.02088

0.0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