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陷阱”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资源_一年级数学试卷题大全

  我们常用“吃一堑,长一智”来比喻一个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份智慧。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后,他对知识的记忆会特别深刻,掌握得也特别牢固。教学中教师若能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陷阱”,诱使学生出错,再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成效。
  
  一、设置“陷阱”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从正面讲授基础知识,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这是非常必要的。但仅此还不够,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受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总有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盲点”。为了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达到全面正确的理解,教师适时地设计一些迷惑性的问题,进而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例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3k)x2-■x-1=0有实根,则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
  错解:因为所给方程有实根,所以△=(-2■)2-4[(1-3k)(-1)]≥0,得k≤■。
  错解分析:本题以方程的定义设“陷阱”。上述解答忽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应不为零,即1-3k≠0,那么,k≠■同时也忽视了另外一个“陷阱”,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应为非负数,即k≥0,故正确答案应为0≤k≤■且k≠■。
  例2.已知■=■=■=k,求k的值。
  大多数学生能利用等比性质定理很容易得出:k=■=2,故k的值为2。
  正当学生为能运用定理成功解题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静下来,认真检查,检查似乎没有发现运算过程中的什么错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我适时地提醒他们再回过头来阅读等比性质,这时有不少学生才发现了括号中所有分母之和不能为0的条件,经讨论得出下列解法:
  当a+b+c≠0时,k=2(见上)。
  当a+b+c=0时,b+c=-a,则k=■=■=-1。
  故的值为2或-1。
  这一“陷阱”,对大家产生了强烈的刺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对等比性质括号的补充条件也牢固地建立起来了。
  例3.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原方程去分母得(x-1)(x+1)-x(x-2)=a,x2-1-x2+2x=a
  ∴x=■ ∵方程的解是正数,x>0,即■>0,a>-1,
  ∴a的取值范围是a>-1。
  错因分析:因为错解的答案为a>-1,当取a=3时,将之代入到x=■中得x=2,而这却是原方程的增根,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既然是方程的解,就不应该是方程的增根,所以,应舍去使方程产生增根时的值,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其根表示为x=■,而原方程的增根只可能是x=2或x=-1,把x=2代入x=■中,得a=3,把x=-1代入x=■中,得a=-3,∴a≠3且a≠-3,结合a>-1,得a的取值范围是a>-1且a≠3。
  设置“陷阱”是强化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有力工具,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对概念、法则与定理的透彻理解、巩固知识以致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设置“陷阱”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学生对知识不能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解题时往往仅停留在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时还会出现漏解的情形,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意识的设置小“陷阱”,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例4.(1)已知点A、B、C三点在一直线上,且AB=6cm,BC=2cm,则线段AC的长为__________。
  错解:AC=AB+BC=6+2=8cm。
  错解分析:因为错解是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C=AB+BC=8cm,而点C也可以在AB上,此时AC=AB-BC=6-2=4cm。所以AC=8cm或4cm。
  (2)若⊙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最小距离为b,则此圆的半径r为_____。
  错解:r=■。
  错解分析:因为错解点P在⊙O内,r=■,实际上点P可以在⊙O内,也可以在⊙O外,所以r=■或■。
  (3)平面上A、B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2+■和2-■,则线段AB的中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______。
  错解: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得线段AB的中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2+■)+(2-■)]=2。
  错解分析:A、B两点与直线l的位置为A、B两点可能在直线l的同侧,也可能在直线l的两侧,所以本题应该有两种情形:(1)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得线段A、B的中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2+■)+(2-■)]=2。(2)A、B两点在直线l的两侧: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的A、B中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2+■)+(2-■)]=■。
  例5.在△ABC中,∠ACB=90°,AC=4,BC=3,求△ABC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
  错解:如图1,四边形DEFG是△ABC的内接正方形,过G点作AB边上的高CH,交DE于M,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DE∥AB,∴△CDE∽△CAB
  ∴■=■又∵CH·AB=BC·AC,AB=■=5,
  ∴CM=■=■=2.4,CM=2.4-x∴■=■
  ∴x=■。
  错解分析:上述解题过程只考虑了一种情况,实际上,上述问题还有图2的情形。因此此题有两种情形:1.如图1解法同上,2.如图2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DE∥CB,∴△ADE∽△ACB,■=■
  即■=■∴x=■。
  综上所述,△ABC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或■。
  
  三、“陷阱”之后的一点“感悟”
  
  教学过程并非仅仅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它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它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能体现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设置“陷阱”,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如果在教学难点处多设置“陷阱”,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研究者、探索者,既激发其认知内驱力,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错”,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想出现,事实上我们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当然要讲正确的知识,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知识盲点,巧妙设“陷阱”,让学生错在点子上,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故意出错或有意设计一些“陷阱”,诱使学生,再利用这个契机及时探测和巧妙点出他们的所想,因势利导,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激励作用,然后师生一起共同探究,以攻破难点,直至最后师生共同品尝胜利的甘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
  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