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的建筑关于INNHOUSE隐舍]场域建筑

  以下对建筑的描述是围绕着自然场域展开的。  场域的建筑探索场地的现象,涉及到气候,植被、景观;也涉及到边界与转化,比如我地与他地、人工与自然、地景与建筑、虚与实、昼与夜等交界和秩序的关系。场域的因素趋于无形变化。素材来自对场域的观察和理解,是将具体的因素融合成为有形的建筑,进而转化成不可触知的体验,就是有形设计中的无形品质。
  项目本身的基地并不大,约有7000平方米,坐落于昆明市郊覆盖著茂密树林的山地上。场地外围的山地却很大,包括255公顷茂密的林地和那些业主朋友经营数载的行山漫道。场地可以俯瞰山谷和整个城市景观。以植被茂密的高地山坡为基地,存在着与平地很不同的建筑可能性。我想,山间的景观和自然的丰饶大概是旅客要去到那儿的原因吧。
  因为业主在委托这个任务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任务书,只是希望在优美风景中建造一处小型的旅舍,向有限的客人开放。虽然没有具体的功能要求,但客户的期许足以令人激动。
  创作的过程开始并不复杂。我无法以别人的空间想象为参照,所以只好一直不断地回忆着一些属于自我记忆的空间——那类美好的,甚至是有些诗意的风景空间。这些在脑海里的空间,有时是幼时在城外旷野里的木屋,破旧孤寂而温馨:有时是远在芬兰的阿尔托Saynatsalo镇公所的片段回忆;有时是一丝情感震撼的记忆,好像北加州粗旷海岸线上矗立在天与地间的海滨牧场与峭壁上曼妙野花完美交织所带来的震撼,仿佛是神话。
  场域客观存在,但关乎感情和触知,是无形的,是属于个人的空间体验。人应当籍由建筑如何地融入,审视或是感知自然场域呢?建筑如何可以引发更深层的感染力与微妙想象?如何表达所谓建成环境与原生自然间的平衡和张力?自然与人为环境之间的一层薄薄的交界应当是什么呢?
  面对这些问题,我最先思考的是,虽然是个旅舍,但希望不论在什么样的气候下,访客都可以更乐意地步出房间,走入并以各种方式享受自然空间,并留下美好的记忆。人是自然的动物(we are outdooranimals),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性。自然的空间应当转化那些长期被认定应当是机器的空间。旅客使用旅舍的方法、基地与自然环境的潜质对于营建的影响,以及当地的气候、物料素材、建造条件与工艺,甚至是林木花鸟对于呈现这样的空间都具有影响。就使用而言,设计需要了解自然与人的生活空间边界的消除,自然环保工艺对于固有环境的保育提升,以及类似自然管理的经营。仔细想来,似乎可以经由经营自然来定义建筑与场所。建筑的角色就是揭示场地的品质并强化此地此景的场所罢了。
  这使我想到设计的房子应当像一组微型群体,或者叫做“自然村落”。在这里,自然如常的生长,建筑体现自然中静寂、朴素的品质和人的隐居的模样,旅者欣然接纳自然的给予。所以一直到设计后期才探索感悟出“隐舍”这个名字,英文是INNHOUSE,大致的意思是想表白这是个类似民舍的小旅店。这样一来,大家似乎都一下子知道设计师要做什么了。
  先行的重点是庭院,即那些我希望访客更多使用的室外空间。设计尝试若干的形体和组合以将建筑群体的摆布看似是不经意地分散在场所中的样子,好比是英国自然风景处理的哲理,希望获取最佳的空间张力、层次感、视线、阳光、空气和自然景观的匹配。设计受到当地气候和资源局限的启迪而辨析充分利用自然的可能性。进步的科学模拟研究也逐步塑造了建筑的形态和各种环保技艺的可行性。
  建筑群依托起伏的山势并几乎保留了所有的场地树木,有的树木似乎像是贴到了建筑上,好像要相互亲吻一样。
  步道穿越庭院,庭院穿越建筑,起承转合,好比是院套院。庭院半开放,合而不围,也可以撇到另外一个院儿。对于这个访客不多的村落来说,院子就是他们活动和交往的中心了,更准确地说是大堂了。喝茶、聊天、吃饭,阶段性地也可以与些特别的节目助兴。
  每座单元建筑分为三个体量,即两个翼和类似灯笼般的半开放垂直上落空间,并通过景观廊桥连接。另一条步道是在山坡的下部,与茶室、健体、餐厅等附带的院子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山谷平台相连的林间小径。小径是本地素色的火山石板与野生植被的结合,依照山体上下蜿蜒折动。停车的区域被石笼挡土墙和透水的覆草地面定义着。
  背靠庭院的两侧是一层客房的栅篱,意图是表达层的效果和保障一层客房的隐私和部分的庭院视线,也体现植物攀爬的趣味。开放的一侧则是一层层延伸出去的风景。景观并不拘泥,因为并不中意那些过于人为雕琢的景观铺陈,所以场地上都是保留的原生高大树木和各种本地树种的混杂,像是滇朴、云南樱花。悬空的连道穿越其中。原有的飘逸的竹林提供了围合酒店村落最好的屏障。新添的竹篱落水和铜制的标识定义了入口。庭院铺素色的复合竹地板,局部较大的平台处设有无栅水池。
  每个客房设计和公共空间都是林间风景的延续。起居和卧室的一侧有大窗面向山谷和庭院,设计开敞通透并结合深远出挑的景观露台,有时好像是要挑到树丛中,与四时共舞。偌大的SPA浴缸前呈现的是无边的风景,躺在床上也可以欣赏晨曦和暮色是最怡人的地方。较为私密的卫浴一侧与起居空间通过木质的特征墙分隔,系列竖窗引入那些穿越树木的如纱一般微妙的光线。
  最终的“隐舍”(INNHOUSE)是几组小旅舍,在林间若隐若现,仅为访客提供十七间大小不一的体验式客房。配合自然的环境,旅舍覆以竹木等自然环保素材表现素净、温和与单纯的形态,同时又具有硬朗的独立感。林间微妙的光线也启迪了建筑表情。建筑表皮抽象的木装处理是与高耸的针叶林和本地桉树丛林的对话。
  建筑充分利用被动设计接受阳光、新鲜的空气、绿色的芬芳和山谷的清幽。项目同时融入多项可持续元素保护自然环境,比如低覆盖率和水土保育的分水岭策略,太阳能技术,中水处理和湿地雨水回收利用、高保温围护、屋顶绿化,生态多样性等措施协助拓展当地日益兴起的生态旅游的视野。环保不就是欣然接受自然的给予,进而以爱的方式保护自然吗?
  在这样的氛围中,访客或许可以找到满足潜在需求的地方。我希望他们心头里留下的是那类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生活与空间体验。
  作为场域的建筑,隐舍对应着自然的变化,欣然接受自然对她的改变,而逐渐出落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素材的建筑是开放的,留白的、如影随形的和怀胎的建筑。那不就是山间的小屋吗?茵茵绿草蔓过步道;开窗的时候,树木的枝芽伸了进来:藤萝蔓布那些格栅,自然侵蚀和改变着建筑的外表,并留下岁月的痕迹,虫鸟在附近筑巢;访客也会尝试探索善用空间的最佳方式。
  在这样的变化中,场域的建筑一无止境地成长,最好是可以超出我们的想象。场域的建筑是内心的风景,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