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

 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

 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1

 生活原本就是平凡又意味深长,成人有成人们自我的思维方式和世界,有如玛丽亚热情奔放,对音乐和大自然的爱好与执着,有如上校对自我国家的忠诚与信仰,亦然,孩子们也有着自我的思维和所向往的世界,不是巧克力玩具,而是自由与梦想,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掌声和认可。

 音乐之声是一部十分着名的电影,欢快的音乐,平凡的生活,在这平凡中又演译着不平凡的执着,玛丽亚对自我生活的执着,对感情的执着。不禁让我想起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遇到许多的困难时总是逃避,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应当向玛丽亚一样,勇往直前,追寻自我所想要的东西,即使是失败也无怨无悔,因为人生没有永远不败。

 孩子们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里的孩子们各自有自我不一样的性格,爱好和梦想。他们不愿意过这种严加管束的生活,总设法捉弄历届的家庭教师,使他们呆不下去。对玛丽亚自然也不例外:一会儿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里;一会儿趁她不备将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玛丽亚自我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

 她引导他们,关心他们,帮忙他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帘布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教他们唱歌,从“多,来,米”学起,直到排练歌曲。于是这个家庭平添了笑语、欢乐和生气,充满了音乐之声。

 音乐感动的不仅仅是孩子,上校,一个对自我和对别人都有着严格要求,又有些沉醉于以往的男人,听到音乐后,激起了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情感,无法掩饰的忘我,轻轻的哼着。音乐不仅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上校,从此变得更有人情味。

 电影的结尾上校决不背叛自我的祖国和人民的上校准备冒险带全家离去。临别之际,他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献上的还是那首他最喜爱的歌,雪绒花,雪绒花。但一曲未了便已哽咽,玛利亚默契地接唱下去,并带动全场观众加入大合唱。这是全片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感人高潮。

 上校家庭对音乐的热爱让我感动。里面美丽动听的歌曲使我了解到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其中我最喜欢的歌曲是雪绒花。它出此刻整个影片的最终,在敌人严密的监视下,剧场里的气氛异常残酷,上尉一家人演唱的这首歌曲就像在污泥中洁净的花朵,让人看到期望和春天。

 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2

 《音乐之声》是一部很有名的教育片,在学校学习时教师也曾带我们赏析过。而这次是第二次赏析这部影片,与第一次相比,感触颇多,也改变了自我的很多看法。

 从影片情节来看,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位自由奔放的年轻修道女玛丽亚被送到特拉普船长家做家庭教师。他们家共有七个孩子,特拉普船长在妻子去世后,一向用严格的军纪训练他的孩子们,孩子们一开始行为不端,赶走了很多的家庭教师。这一切在玛丽亚来到之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玛丽亚爱的感化下,孩子们变得活泼、有爱。在这之后玛丽亚也与船长产生感情,并结婚了……

 细品影片中的资料,很多场景中都蕴含着这位家庭教师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玛丽亚初到特拉普船长家,孩子在明白她是第一次当家庭教师时,就开始作弄她。她们在她的口袋里放青蛙,在她的板凳上放松果…想让她出糗。

 第一次看到那里的时候,总以为玛丽亚会与特拉普船长告密,结果却不是这样,玛丽亚告诉船长是自我得了风湿所以才不敢坐,并且对于孩子们的恶作剧,玛丽亚也是只字未提。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告诉船长让他好好“管教”孩子们不是更好吗?

 当这一次再赏析影片时,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我们往往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正如在影片中孩子们对每一位家庭教师都会恶作剧,我们只看到了问题,而没有看到原因,从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想要赶走家庭教师无非是想得到父亲的关注,因为仅有没有家庭教师时,父亲才会陪伴他们,其实也就是孩子们缺少爱。

 玛丽亚处理这种问题的方式是想告诉孩子们这种方式是没有用的,我不会生气,也不会告状,之后就是用爱去感化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她亲手为每个孩子定做了一套衣服,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耐心陪伴,帮他们出主意……

 看啊,这是一位多么有爱的教师!

 她宽容、善良、机智,能带给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真的很让人钦佩。

 这也不禁让我深思起来,在应对孩子出现纪律教育问题时,我们应当怎样做?

 正如《0-8岁儿童纪律教育》一书中写的:我们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行为,然后追溯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选择出最适宜的教育方法。仅有当纪律教育是针对问题的原因时,纪律教育才能奏效。相信影片中那些以前的家庭教师也使用过各种方法来应对孩子们的纪律问题,可想而知这些方法都不奏效,我想问题应当就是这些方法没有针对问题的原因。

 所以在今后我们在解决孩子的纪律问题时要看清行为背后的原因。

 比如当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时,我们要观察孩子该行为出现的频率、特定场景等,这样来判定孩子打人是由于缺少关注还是语言表达本事欠佳,沟通本事欠佳……在判定原因后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纪律教育。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们的状态。

 影片中孩子们时根据特拉普船长的哨声出场的,出场的方式让人不禁想笑,这宛如是军队训练一般,一种哨声一个动作,一板一眼。

 而在玛丽亚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孩子们活泼开朗天真,他们在一齐在山顶上学习唱歌,在骑行时唱歌,在小河边唱歌……玛丽亚带着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经过大自然来学习音乐,在这一幕幕中我们看到了属于这些孩子该有的童真、可爱。

 与此同时我看到了一个教师的可爱之处,她懂孩子,明白孩子需要什么。

 在自然环境中,孩子们才能放得开,才找得到自我。

 她也懂得经过大自然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经过跳台阶、骑车等方式孩子们很快学会了基础的音调、音高……这也为他们今后学习歌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他们的父亲听到孩子们的歌声时都不禁吃惊、感动。连他都没有想到他的孩子会唱出这样的歌曲,不仅仅是有技术含量的歌曲,更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这样的感情是怎样灌输给孩子的呢?是讲解给孩子听的吗?显然不是,是经过孩子们自身的感受力得到的。

 在幼儿园课程中,我们也将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放在我们的活动目标中。让孩子经过嗅听视味触等感觉器官来感受事物,也会设置课程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比如开设种植课,孩子们自我播种、施肥浇水、收获,这远比告诉孩子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有效的多。

 不仅仅如此,孩子们对植物也会萌生异常的感情,他们会关心爱护它们,有时还会蹲下轻轻抚摸它们,这些都是孩子天生的爱心,在自然的环境中,他们天生的情感都会萌发出来。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也让我难忘,就是在玛丽亚第一次来到特拉普船长家里的时候,孩子们做自我介绍,其中小男孩寇特是这样介绍自我的:“我叫寇特,11岁,我很任性。”

 玛丽亚点点头,紧之后寇特问玛丽亚:“什么是任性?”

 玛丽亚说:“那说明你期望像男孩般被对待。”这段简短的对话却也起起伏伏。

 寇特连任性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他怎样会说自我任性呢?

 很显然是经过别人口中所说他得到的字眼。也就是我们说的为孩子“贴标签”。当我们为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时,孩子就会以为我就是这样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自我是这样的人,在发展中也就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机智的玛丽亚,她告诉寇特,任性是“期望像男孩般被对待”,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调皮捣蛋”。经过玛丽亚之口所说的“任性”,多了一分对小男孩的期待与信任,可见玛丽亚作为一名教师是多么的爱孩子,不将负面的评价带给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对孩子也需要放下我们的评判,因为我们不明白我们的一句无心之话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而我们所谓的给孩子的“标签”都是我们以为的,并不必须是事实。

 比如一个小男孩很爱哭,有人可能会说:“怎样像个女孩子一样?”“怎样这么爱哭”等等。

 可能这个孩子爱哭只是因为他发泄自我情绪的方式就是哭,而“爱哭”是不分性格的,没有规定男生就不能哭,一味的忍受自我的情绪是不健康的方式。

 当我们给孩子订下这样的标签之后,孩子可能真的就会朝这个方向改变,因为在他看来“你们都说我像个女生”,那么在这之后,可能孩子的更多行为也会偏女性化,因为这是我们给他的“定义”和“期待”。

 另一方面,当我们习惯为孩子贴标签之后,孩子也会习得这样的行为,也会习惯性地对别人的行为等作出评判,贴上标签。

 影片中的孩子们在第一次见到玛丽亚时,就为她贴上很多的标签。从这方面来看,这是一个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我为人处事的方式,不需要别人来加以论断,因为这种事是没有对错的,可是是每个人都有差别罢了。在见到玛丽亚的第一眼,就有几个孩子说玛丽亚的穿着很丑,我们要看到,孩子们所说的“丑”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但换个人来看就不必须是这样的看法了。所以在应对孩子时一样,我们不能把这种主观臆断的方式带给孩子。

 那我们能够怎样做呢?

 其实很简单,放下我们主观的想法,描述事实。

 比如当一个小男孩遇到问题喜欢哭时,我们能够这样做,轻轻走到他的旁边告诉他:“我此刻看到你在哭,你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吗?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忙,你能够来找我。”

 然后能够走到稍微有点距离的地方,静静地等待孩子来找你。

 当孩子来找你时,你能够告诉他:“是的,当你遇到问题时,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才明白如何帮忙你。”

 经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看到的。

 这样的方式也是需要一次次的实践才行,孩子慢慢的就会改变自我的行为,遇到问题时,用寻求别人的帮忙来代替哭。

 因为他会发现这样的方式比哭更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这也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的。看到孩子的需要,我们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了。

 一部好的影片,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每一次品味收获都不一样,从影片中我们不仅仅是看到别人,同时也是在看到自我,反省自我,这也是一次成长。我想下次再欣赏、品味这部影片,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吧!

 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3

 有一部电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里面的主角、情节、经历家喻户晓,主题歌曲也被广为传唱,由它带来的影响面之广、覆盖范围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谓空前绝后、独一无二,它就是来自着名的阿尔卑斯山脉的《音乐之声》(TheSoundOfMusic,1965)。

 电影离不开音乐。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同时能够生产出让人耳熟能详的音乐或脍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声,“两全齐美”。

 《音乐之声》全片基本上都在奥地利历史名城萨尔茨堡实地取景,画面构图优美,镜头运用流畅。宽阔的大银幕把阿尔卑斯山、乌恩特山、月亮湖和沃尔夫冈湖、冯特拉普家庄园、古典韵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尽收眼底:绿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峦叠翠的崇山峻岭、蔚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织,明快、清朗的歌声在此间回荡激扬,恍如置身人间仙景,遐意舒畅,令人陶醉。

 其中,以表达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最受欢迎,还有简便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含羞答答的“玛丽亚”以及孩子们的“晚安,再见!”、“16岁来临”等歌曲也是观众耳熟能详、钟爱无比的,在一部电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欢迎并流行传唱,相信也是一个难以改写的记录。

 《音乐之声》,该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俭束的美丽修女玛利亚,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阳光明媚的气候,和雅致的别墅,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打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

 《音乐之声》的资料,相信它是少数几部让人百看不厌的电影之一。美丽的见习修女,英俊富有的贵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纯洁,围绕身边的是7个可爱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更绝的是,7个孩子正好组成7个音符,组成一首明快、动人的歌;而玛利亚把特拉普上校从丧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让欢乐与音乐重新降临这个家庭,就像美女用真爱解救了被巫术控制的野兽。

 能够说,《音乐之声》中蕴涵了古老童话中的几个母题,它几乎表达了人类对所有完美事物的向往:爱、自由、歌声……并且,据说,这是以真人真事为蓝本改编的。真实的生活总是有那么多的丑恶与遗憾。

 可是,那个完美如童话的电影,就是从真实的人生中提炼而来,它删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与种种不如意,再把时光浓缩,一切都单纯、明亮、比较分明,也让全世界的人记住了那个萨尔斯堡午后的山谷,阳光灿烂,7个孩子和一位美丽的姑娘,用歌声放飞爱、自由与梦想,那该是全人类的梦想。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倚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完美、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恶杂念、到达真善美的梦想境界。

 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4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与其他影片不一样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并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很多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

 与同类影片相比,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很多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由于主人公大都是受过教育或有身份的人,尽管对话是口语体,其中有许多省略句,但总体上对话语言比较标准,适合模仿和借鉴。听者可在简便愉快的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会受到地道英语听说情景的熏陶。

 1959年在美国纽约首演,并在1960年获得第十四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项奖,这是音乐剧大师理查德。罗杰斯(曲)和奥斯卡。翰墨斯坦(词)的最终一次合作创作的作品。1965年的电影版也获得过5项奥斯卡大奖。演出后大受观众欢迎。1965年改编成为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它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永恒佳品。这部历久常新的电影,永远抓住小朋友的心,所有学音乐的,听音乐的,都不约而同地被这部电影所感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玛丽亚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现过于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的一些双重评价,说她有时很好笑,但有时会时常惹麻烦。最终,院长还是把她派到了一位名叫特拉普的海军舰长家作一名家庭教师。女主角玛莉娅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

 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纳粹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愫,无不昭示了人类向善的意愿;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乐大师理查德·罗杰斯之手),经过近半个世纪,仍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之美。

 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简便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着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自由与专制的斗争、爱与邪恶的较量,永远是人类礼貌史上最壮烈的场景。一曲音乐之声,就是一声自由战胜专制,爱征服邪恶的颂歌。

 自由与爱,源自于自然,源自于心灵,是人类最久远、也是最永恒的追求。但专制与邪恶,总不愿意见到人类沐浴在自由与爱的光明中,不愿让人们自由地爱,恐惧人们热爱自由,总要千方百计将自由窒息,将爱毁灭!但自由与爱的伟大,正在于他们不惧任何压迫,不惧任何威胁,不惧任何邪恶。

 因为爱与自由源自心灵,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赐与人类的无穷的力量,所以,爱与自由终将战胜专制、战胜邪恶、同时也战胜自我到达新的辉煌。有史以来,每一次专制对自由的压迫,每一次邪恶对爱的污辱,换来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爱的更美的表现。可是我们必须敢于应对专制与邪恶,必须敢于与专制与邪恶说不!

 自由地爱,热爱自由,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5

 见习修女玛利亚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修道院院长觉得玛利亚不适合过与尘寰隔绝的生活,介绍她去萨尔茨堡当上了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上校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冯·特拉普妻子早逝。上校管理孩子的方法简单而粗暴。按水兵操练的要求管理孩子。玛利亚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上校准备离家去维也纳,在这期间,玛利亚和孩子们排练歌曲、做游戏、去大自然中游玩,整个家庭充满了音乐之声。当上校带着准备与他结婚的男爵夫人回来时,发现他的“水兵们”已被训练成一支很有素养的家庭合唱队。

 看到男爵夫人的到来,玛利亚明白她将成为孩子们的新妈妈,于是她留下了一封信回到了修道院。然而由于男爵夫人太一本正经,孩子们不能和她融洽相处。同时,玛利亚激起了上校对生活的热爱,唤起了他对玛利亚的感情。于是上校拒绝了男爵夫人,到修道院找玛利亚,他们最终结成了美满的伴侣。

 这时正是30年代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的前夕。在萨尔茨堡举行奥地利民谣音乐节的当天,上校被命令上校参加纳粹的海军,并严密监视。借着参加民谣音乐节的机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在奥地利同胞面前奉献出他们心底里的歌,并在朋友和修女们的协助下,逃出了多难的祖国,来到了自由之地。

 音乐与歌声是情感的一种宣泄,人们欢乐的时候唱歌,痛苦的时候也唱歌。《音乐之声》是部音乐剧,玛利亚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对自由的一钟向往,对,是自由,虽然起初她自我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自由,是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我认为。

 修道院是修身养性的地方,有点雷同于中国的道观和寺庙,但它实质上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规矩甚多。玛利亚显然不属于那种地方,她热爱自由,喜欢奔跑于广阔的草地上,喜欢象小鸟一样地唱歌。

 她的这种行为是不被修道院里众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觉得自我做错了事,应当向上帝忏悔,幸好院长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我们看到她也唱歌,很动听。如果没有这位开明的院长,玛利亚很可能会象其他修女一样在修道院里过着平淡乏味而单调的日子,然后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记任何开口唱歌。

 院长很可能在玛利亚身上看到了自我年轻时的影子,所以期望她不重蹈覆辙。从传统的意义上说,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女人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纯真、热情、美丽的玛利亚之后成为了船长的妻子。影片为了表现玛利亚和船长之间的感情,安排了伯爵夫人这一主角。当然这位伯爵夫人也美丽,善解人意,并且还很富有,看起来是船长妻子的最佳人选,但船长最终还是选择玛利亚。

 音乐之声经典观后感影评